直到拿到遗像,甘玉琴才知道为什么哥哥牺牲的噩耗是从遥远的边境线传来的。 ——平时说自己有安排,只是“买菜算账”的甘祖荣,曾是缉毒战场上的“尖兵”。
云南省德宏州,长503.8公里的边境线蜿蜒曲折,有的藏在山中,有的只隔一条狭窄的河,有的将村寨分成两部分。 作为防止毒品入境的第一道防线,甘祖荣和战友们隐瞒身份,含糊其词,在缉毒白刃战中成为致命的“隐形人”。
2021年9月,甘玉琴与同事们来到芒市烈士陵园追悼遇难烈士。 回答者供图
刀片擦了一下,他们的脸上没有了“马赛克”。 自1951年原云南德宏公安边防支队成立以来,2019年改革进入移民管理体制,几十年间,至少有4名士兵因缉毒牺牲被选为烈士。 他们的墓碑上,除了名字、出生地、出生年份外,只有一颗显眼的红星。
钢枪转让给烈士亲属,“红星”成为挂在胸前的警号——。 但是,在波澜壮阔的缉毒战场上,他们必须保持“看不见”。
“天下无毒”,从军人到警察,信仰从未褪色。 “虽然服装变了,但我们的作用没有变。 缉毒工作离不开人的执行。 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保护自己最坚定的信仰。”
意外的讣告
甘祖荣是全家人的骄傲。
哥哥甘祖军记得,2000年冬天,入伍的弟弟甘祖荣离家时,只带了一个背包。 当天,在毕节飞舞的雪片中,兄弟俩翻山越岭,颠簸着抵达长春堡镇的武装部。
分手时,甘祖军掏出财物——138元,全部塞给弟弟。 第二年,重新大学入学并合格的他,收到了弟弟寄来的大包裹。 里面有全身的新衣服和葡萄糖等养分。 “你刚高考完。 补充营养,在大学里好好成长,以后找份好工作。 ”
尽管是入伍才一年的新兵,甘祖荣却似乎要迅速向上拔节,成为手脚之间的“主心骨”。
甘祖荣在闪连的靶场。 回答者供图
他入伍那一年,妹妹甘玉琴初中毕业,随村里人到深圳打工,后来辗转去了浙江。 结果,甘祖荣很担心,担心她年纪轻轻就找工作被骗,担心她会“嫁人”。 那时候,甘玉琴经常接到二哥的来信,抱怨说:“不然,以后跟不上社会了,你会后悔的。”
甘玉琴在电子厂拧螺丝,从早到晚坐在流水线旁,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元。 她存了钱,全部送回了家。 顾虑有点淡薄,出于罪恶感突然转而攻下了城堡。 甘祖荣在信中写道:“妹妹,为了这个家,真的很辛苦。”
老屋墙上的日历本,在急速的翻覆中震撼着一条条时间的河流,一年又一年,平静无波地向前流淌。 噩耗不期而至,一时间,一切的幻象都被剪掉了。
接到甘祖荣事故的消息是在2007年3月末的一天。 春节结束不久,刚刚回到浙江打工的甘玉琴,又在恍惚中踏上了陌生的道路。 从浙江辗转贵阳、昆明,到德宏州,慢如几十个小时、几十年。
冷汗洇在衣服上,灰色的突兀之处,她觉得难以置信。 ——二哥总是说自己在部队里打后勤,但没有危险。 平时都是买菜算账,怎么会发生事故呢?
2007年2月,与甘祖荣(右)哥哥甘祖军合影。 回答者供图
谜底在终点慢慢揭晓。 那是甘玉琴意想不到的回答。 2005年从昆明边防指挥学校毕业后,甘祖荣被分配到云南省德宏盈江县原支那边防派出所,成为缉毒战线上的“尖兵”,最终倒在这个战场上。
在“隐姓埋名”下,数据还记得他是如何一次游到刀锋边缘的。 私缉鸦片4770克,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。 共破获贩毒案件11起,其中万克以上特大案件2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,缴获毒品47.3公斤,运钞车2辆。 2006年底,甘祖荣荣立个人三等功。
对甘玉琴来说,这样的二哥并不陌生,但他的选择似乎是理所当然的。 她想起二十多天前,哥哥回家探亲,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杀猪,做贵州腊肉香肠,坐在桌边笑。 家门口结了一棵大核桃树,妈妈一个个摘下来,让二哥带回部队。
她还不想相信。 喜欢香肠、培根、核桃的哥哥,在26岁的好年龄突然不见了。
边境线上的枪声
甘玉琴来见二哥最后一面时,果杰的头还是蒙。 边境深山肃穆,这个从军校毕业三年的年轻战士,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枪战。
子弹呼啸着从他头上飞过,弹痕卷起了血丝; 手榴弹在眼前三五米处爆炸,他的耳朵暂时失聪了。 但果杰说,这一切都“太轻”,在那片山林里,他永远失去了三位战友——白建刚、徐胜前和甘祖荣。
甘祖荣牺牲后,家人收到的《革命烈士通知书》。 回答者供图
潜伏时的风,缉拿时的光,空气中的血腥味,一幕幕幕都焊接在果杰的心版上,十五年来,令人难忘。
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支东村白岩村民组月亮石岔路,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水库,位于中美边境线中国境内约580米处。 2007年3月25日,果杰、甘祖荣、徐胜前等7名抓捕组战友埋伏在此。
山中是一个人搂不住的粗壮乔木,地面被压得满是鬼针草。 他们一动不动地俯卧着,仔细观察对面山坡上的风吹草动,脚上趴着蚱蜢。
中午时分,山坡上慢慢出现了一个人影。 三人从缅甸方向越过边境线,用碗口粗的木棍挑着鸦片来到山脚。 其中一个叫曹五,来自支那乡的白岩村民小组,他的妻子是缅甸人,在佤邦种着大罂粟。 有人把鸦片通过秤杆称重时,抓捕组闪电出击,“抓人! ”
毒品交易中的人惊慌逃跑了。 向东北方向行驶,被埋伏在那里的白建刚等3名士兵抓住了。 另一个人跑到东南,头撞到了疾步而来的甘祖荣,双手抱头跪在地上。 曹五大喊着逃跑了,去追他的是徐胜前。 之后,曹五被逮捕,做笔录时供认不讳,自己逃跑时用缅甸方言大声喊道:“大兵来了! 士兵来了! ”。
枪声突然响起,第一颗子弹飞向白建刚。 他拿着枪警戒着。 背部被击中坐骨神经,下肢失去知觉,躺着笔直倒下。 第二个中枪的是甘祖荣,和白建刚前后只有几秒钟的差距。 他正在山脚下抓毒贩,听到枪声刚抬起头,子弹就击中了右胸。
随后,果杰看到甘祖荣的尸检报告,其枪击中脾脏,脾脏贯通受伤。 “他胸前还抱着那79支小冲,仰面倒下,当场牺牲。 ”
甘祖荣牺牲后被追授为“缉毒英雄”。 回答者供图
追悼会在德宏州府芒市举行。 果杰还记得,那是乌云密布的日子,牺牲的三个战友穿着军服,有条不紊地躺在花丛中。 战友的亲属来了,领导来了,还有更多的村民坐车来了。 不断有人哭着,张着嘴,但他什么也听不见,只有耳朵里感到嗡嗡。
“总队请来了三位心理专家。 我说不用对我进行心理上的指导。 我过不了这个坎儿。 过了就没事了。 ”果杰一度想离开部队回家,但最终说服了自己。 他相信如果甘祖荣还在,一定不想看到他后退。
缉毒先锋站的“烈士妹妹”
“他字写得很漂亮,工作也很积极。 个子不高,瘦瘦的,有点驼背,看起来很内向,但很直。 ”对于果杰来说,平时总是“抬着头不能低头见面”的甘祖荣,是个特别的存在。
在昆明的兵营里,提前一年入伍的果杰是班长,甘祖荣是新兵。 后来,他们分别从考上军校毕业后,分赴支那乡,在同一个派出所做起了同事。 那时,他总是和甘祖荣开玩笑。 “为什么总是我去哪里,你就去哪里”
甘祖荣帮助大人们抢甘蔗。 回答者供图
甘祖荣牺牲后,果杰去贵州老家看了看。 下了飞机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走高速,然后进入山路。
那是甘家兄妹多次走过的路。 纤细,只有二三十厘米宽,当地人叫它“毛狗路”。 小时候,他们沿着它下山,打水、打猪草、放牛都长大了一点,他们早上起来上学,急匆匆地走,搀着铺着石头的泥路,把脚底板弄得很痛。 后来,他们从这条路出去,有些人再也回不来了。
甘玉琴这个最小的妹妹,在事故发生后,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走向。 儿子牺牲后,母亲做出了两个惊人的决定。 第一,让甘祖荣的骨灰在德宏安葬,“像生前一样守护这片土地”;第二,让小女儿甘玉琴入伍,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任务。
那年十二月,甘玉琴在云南德宏入伍。
新兵营的日子很苦。 起床、睡觉、吃饭、行走,再叠被子,日子被切得准确、切得又硬又直,磨成一团,变成棱角分明的标枪,经过演习场,被白天的汗水烤硬,最终亮出“战士”的锋芒
训练结束后,甘玉琴被分配到芒市木康边防检查站。 这是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“缉毒先锋站”荣誉称号的机关,也是公安边防部队的“旗帜”之一。 在这里,她接过了哥哥的枪,成为了缉毒女兵。
2009年,训练中的甘玉琴。 回答者供图
“烈士妹妹”的光环沉甸甸的,甘玉琴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能承受。 在木康,她拼命学习搜查技术,不断向退伍军人讨教。 白天下课,睡觉前翻了厚厚的笔记本再吃一次,睡着过,在梦中调查毒药。 不仅是她,战友也经常说梦话,这是告知的话。 “各位旅客,我们是边防检查。 请出示你的证明书。 ”
第一次发现毒品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。 在搜查卧铺巴士时,甘玉琴发现一名男乘客有白色护肤品。 用强手电筒照的话,上半部分是透明的,下半部分是不透光的,她马上开始警惕起来。 下车仔细检查后,护肤品瓶子里还是藏着毒品。
工作终于有了突破,甘玉琴兴奋不已,慢慢积累了自己的工作方法论:“再翻,不翻,毒品怎么可能碰到脚。” 木康第二年,她累计查获毒品5公斤,立下个人三等功。
两个特别的离别
芒草烈士陵园依偎在青翠的小山上,甘祖荣和他的战友们睡在这里。 从陵园门口到哥哥的墓碑,在短短的15年间,甘玉琴走过了好几次。
2022年5月,她再次来到这里。 风卷竹林,飒飒作响。 每座烈士墓旁都矗立着一棵小青松,排成一行,庄重地拉出一排直伞。 捧着的白菊花开在甘玉琴的怀里,给我明亮地揉着下雨的早晨。
2022年5月初,甘玉琴来到芒市烈士陵园祭拜哥哥甘祖荣。 北京新闻记者徐杨摄
入伍后,哥哥在云南边境成了“唯一的亲人”。 她常在休息日来这里,陪哥哥说话,带水果点心,给哥哥排队,自己也吃。 年轻的时候,她每次来都哭。 在那之后,她决定说开心的话,聊天,谈谈父母和兄弟的近况。 偶尔会说:“因为走了同样的路,哥哥不是也能理解吗? ”,嘀咕着工作上的烦恼。
住在甘祖荣左邻的“邻居”知道,这是哥哥最后一次任务的战友徐胜前。 在追击毒贩期间,他也被枪击中,子弹穿透腹部,被救了半个小时,但还是走了。
后来,她听果杰说,徐胜前牺牲后,战友们正要送他上车的瞬间,他腰间的手机突然亮了起来,在电话里表示是“妻子”。 “我是未婚夫。 他马上就要结婚了。 我们谁也不接电话,所有人都哭了。 ”
2007年春天,对很多人来说是难忘的伤口。 得知徐胜前遇难的消息时,与他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尹铭燕当时在场,“脑袋突然停了下来,很久没有缓过神来”。
“他眼睛很大,很开朗,很爱笑,说话有点四川口音。 ”徐胜前比尹铭燕年长一点,当时也是30出头。 平时,他们一起堵卡,一起执勤,一起闹事,一起聊天。 “我无法想象他会突然离开。 上一秒还在一起,下一秒他永远不会回来。 ”
再10年前,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方法,她失去了哥哥。 那一年,哥哥尹铭志只有20岁。
这个土生土长的盈江少年,入伍后先去贵州参军,后回到德宏,成为原德宏公安边防支队(现德宏边境管理支队)章凤边防站的战士。 他牺牲的时候,尹铭燕还在高中,有些细节后来隐约知道了。
尹铭志生前留下了阴影。 回答者供图
据当年留下的资料,1997年8月2日傍晚,尹铭志和战友们来到陇川县章凤镇拉影村,他假扮成“收货人”,与毒贩在大榕树下进行交易。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护理,晚上11点多,出现了毒贩。
通过“验货”发现是毒品后,尹铭志向埋伏在黑暗中的战友们发出了行动密码。 但是,战友们还没有赶到。 两个毒贩突然拔出刀来,想抢钱抢东西。 远处又来了五个人,身上背着长刀。 尹铭志看到协助办案的大佬被毒贩包围了,向前冲的时候,一把长刀刺向了他的左下腹,但他仍然紧紧地抱住毒贩。
身披十余刀的尹铭志,最终在第二天凌晨离开了人世。 被尹铭志救下的群众回忆说:“如果他不马上来,死的可能就是我。”
8月2日,永远是悲伤的一天。 那天本来是尹铭志的妹妹尹铭霞的生日,但此后很多年她再也没有过生日。
“有血缘关系的人,即使时间很短,也会刻在骨头里。 隔了一段时间,好像会梦见他。 ”尹铭燕时常回到梦中和哥哥玩耍的山坡上,在小溪里游泳捕鱼,一大朵山茶花开在高高的树头上。
从“英雄”到战友
尽管相隔前后10年,尹铭燕和甘玉琴却像两条流向同一个方向的河流,遥相呼应,汇入了同一个大海。
哥哥死后,尹铭燕于1998年底入伍,后从军校毕业,被分配到木康边境检查站。 那时的她又黑又瘦,留着英气的短发,很像哥哥,笑得更像。 那一刻,尹铭志似乎用了另一种方式回来。
保护文件没有断,两个妹妹决心继续写它。 “我们在边疆多查一克毒品,在内地危害就会减少一个。 ”
木康检查站靠山,另一边是悬崖,有时半夜上山搜寻逃跑的毒贩,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。 第一次监测毒贩体内排毒时,甘玉琴盯着他们吞下的毒品随粪便排出,吃不饱饭。
2008年,甘玉琴在木康边境检查站检查了来往车辆和人员。 回答者供图
找车也是“艰苦的工作”。 尹铭燕记得,为了掩盖毒品的气味,毒贩有时会把毒品藏在整辆车的臭牛皮里,要一点点取下检查。 之后好几天,臭味粘在身上,“好像已经渗透到皮肤里了。 ”
危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。 一天晚上,尹铭燕的战友在卧铺客车上普通检举,发现了携带毒品的人。 来不及反应,对方拿出刀径直刺了下去。 刀掠过,血卷进了肠子里。
“那个时候,我会想我的哥哥。 他可以玩命。 你一点也吃不了平时的苦吗? ”纸上的“英雄”哥哥,渐渐成为尹铭燕心中更亲近的战友。
事发当时,她像别人一样,果断、准确,没有杂念。 但每次事件结束,她都会默默地回放,一想起事件中的每个人、每个细节,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哥哥,“那时,他也是这种情况吗? 他也经历过这个吗? ”
木康驻扎一年后,尹铭燕被送回盈江,继续缉毒工作。 据公开媒体报道,2019年11月,她通过分析线索,发现可疑车辆频繁往返边境,极有可能从事贩毒活动。 尹铭燕和战友辗转云南昆明、保山、德宏等多地,经过深入调查核实,特大贩毒网络终于浮出水面。
当时任盈江大众工作站指导员的尹铭燕正在检查车辆。 回答者供图
蹲点跟踪五天五夜后,尹铭燕锁定嫌疑车辆,紧急追踪,并向前报警告知嫌疑车辆的位置。 经过缜密的合作,3名嫌疑人被逮捕了。 专案组移民管理警方当场从嫌疑车辆上查获精制海洛因17.11公斤,长期盘踞在云南边境的贩毒集团被打掉,国际贩毒集团被摧毁。
像在血与火中斩钉截铁一样,尹铭燕渐渐明白了哥哥的许多选择,“这个职业的精神信仰,慢慢扎进骨子里,就会变得非常坚强。 无论经历什么困难、什么痛苦,你都不想改变,也不会改变。 ”
“看不见”警号
随着部队的转制,现在的甘玉琴作为芒市藏匿乡户拉派出所的民警——的身份发生了变化,但信仰没有改变。 过去,在户拉派出所管辖的坎坎村,毒品泛滥,6000多人中,约有六分之一滥用毒品。 近年来,德宏州出台的严厉禁毒措施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落实,吸毒者呈断崖式减少。
甘玉琴开始面对更琐碎的工作。 派出所辖区内有相当数量的傣族村寨,那里的老人教育水平低,不会说中文。 起初,她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势和村民交流,但现在克服了语言障碍的她顺利融入了这些村寨。
甘玉琴帮助覆盖家乡的傣族老奶奶整理烤烟叶,进行毒品危害宣传科普。 回答者供图
从缉毒一线来到地头,甘玉琴没想到离哥哥更远了。 在她看来,不管是管理一个辖区,还是村民点门牌、拿地标、帮忙落户,看到大家都能过得更好,她都很满足。 “如果做好自己的工作,我也觉得很有奉献精神。 ”
尹铭燕从边防战士变成移民管理警察,成为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唯一的缉毒女辅导员。 十五年过去了,她还在做哥哥当时在做的事,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。
一串数字系在胸前。 那是她的警号,警察的“身份证”——。 尽管是将来的漫长日子,但在公众面前还是保持“看不见”。 就像其所有者一样,在陷入危机的缉毒生涯中,即使是“亮点”,脸上也必须经常打上沉重的马赛克。
2022年4月底,尹铭燕在办公室门前。 北京新闻记者徐杨摄
虽然永远无法实现,但尹铭燕常常在脑海里描绘哥哥晚年的样子。 ——如果他活到现在,就应该有自己的家,有妻子和孩子,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有时她会想象,如果自己能穿越到1997年的夏夜,拥有现在的理念和技术,和哥哥一起完成任务,结局会不会不一样? 最终她得到的答案是,不是。
“不管过了多少年,技术再好,缉毒工作都离不开人的执行。 因此,偶然发生的一些危险,我们永远都无法避免。”她能做的就是抱着“天下没有毒”的信念,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进。
新京报记者徐杨实习生秦巍峰
李彬校对陈荻雁编辑